然而,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,到2018年9月,OFO就面临了欠款被起诉的困境,戴威也开始频繁遭遇法院的限制消费令。
他欠的钱主要是OFO的用户押金,这些押金从99元到199元不等,积少成多,竟然累计达到了15亿元之巨。
令人吃惊的是,尽管面临如此大的经济压力,戴威并没有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过得非常凄惨。相反,他在美国成功转型,开设了名为About Time Coffee的连锁咖啡店,生意也相当不错。
当这个消息被披露后,OFO的老用户们愤怒不已,纷纷呼吁“戴威还钱”。那么,戴威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呢?
戴威的成功背后
戴威为何能在大学毕业前就取得如此的成功?除了天赋和努力外,背后家世的支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。
很多与戴威有过接触的人都觉得他是个相当骄傲的人,这种骄傲来源于他的自信,而他的原生家庭无疑给了他巨大的底气。戴威从小就生活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中,过得没有什么挫折,因此他那份天生的骄傲成为了他的一部分。
戴威的父亲戴和根,是中国中铁的董事,同时也曾在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担任董事长。他不仅身份显赫,还在青藏铁路建设中做出了杰出贡献,成为业内的翘楚。
拥有这样一位背景深厚的父亲,戴威的成功似乎注定。
戴威的父亲在青藏铁路建设中,担任中铁四局青藏铁路工程指挥长,他带领团队创造了诸如“第一墩”“第一隧”“第一路”等多个令人瞩目的“第一”,这一成就受到了铁道部领导的高度评价。
戴威从天赋到家庭背景,几乎拥有了一切的优势。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出色的情商,戴威顺利考入了北京大学,并且在校期间并没有局限于学术,而是积极发展各种兴趣爱好,堪称是个全面发展的学生。他在校园中广受欢迎,迅速从普通学生晋升为学生会主席。
然而,戴威在成为北大学生会主席的过程中,也曾引起过一些争议。有一次,他被光华学院2010级的同学计羽实名举报,指控他通过贿赂的方式获取这个职位,甚至被称为“黑幕”。戴威的奢侈生活和高消费习惯也被大家注意到,他的豪爽和大方使得他获得了不少支持,但也让人质疑他背后的手段。
尽管这些指控没有被最终证实,但从中也不难看出,戴威确实花钱大手大脚,对金钱似乎没有太多顾虑。这种做派在他创业的过程中,也为他的失败埋下了伏笔。
戴威的创业之路
戴威不仅热爱体育运动,尤其是足球、篮球和游泳,他还对骑行情有独钟。尽管从小便习惯了豪华轿车,但他依旧对自行车充满了兴趣,将骑行作为一种放松和展示个性的方式。
有趣的是,在大学毕业后,戴威做出了一个不寻常的决定——去支教一年。2013年,他来到了青海东峡镇。在这个贫困地区,他被眼前的贫困深深震撼,甚至连基本的交通工具都极为匮乏。然而,他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,而是通过自己的适应力和对骑行的热爱,投入到了当地的支教工作中。
在支教期间,戴威买了一辆高端山地自行车,利用业余时间骑行,探索小镇的每一个角落。在这一年里,他不仅与当地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,也在心中萌发了一个关于骑行的商业想法。他意识到,自行车是一个非常好的交通工具,能够解决许多人出行的难题。
支教结束后,戴威带着那辆陪伴他一年的自行车回到了北大。那时,北大的校园非常大,学生们通常需要20分钟以上才能从东区走到西区。于是,他开始思考,如何为同学们提供一种方便、快捷的交通方式。
经过深思熟虑,他决定推出一种低成本的共享单车。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,OFO的雏形也因此诞生。
尽管戴威曾尝试过高端自行车市场,并失败了,但他的想法并未放弃。他将目标转向了低成本、高频率使用的共享单车市场,这个决定为OFO的成功铺平了道路。
OFO的盛衰
OFO最初在北大校园试运行时,便获得了广泛的好评。戴威凭借着名气和出色的执行力,在北京的16所高校成功投放共享单车,取得了极大的成功。
在这个成功的基础上,戴威迅速将OFO推向全国,尤其是大城市。OFO的单车设计简单、轻便,虽然造价较低,但适合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需求。然而,随着使用量的增加,OFO单车频繁出现质量问题,用户的体验逐渐下降,导致客户流失严重。
与OFO相比,摩拜单车的市场定位高端,单车质量较好,较少出现故障,因此吸引了更多用户。面对市场上的激烈竞争,戴威并没有专注于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,而是通过巨额广告投入来扩大知名度,这一策略虽然在短期内有效,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OFO的长期问题。
最终,由于管理层混乱、资金链断裂和其他经营问题,OFO未能维持其辉煌的市场地位。戴威原本被誉为30岁以下杰出人物,也在事业低谷中迅速跌落。
结语:
OFO最终走向了倒闭,当广大小黄车的用户去退还押金时,却发现公司已经无法支付这些欠款。每个用户的押金看似不多,但积少成多,最终OFO的欠款竟然高达15亿元。
OFO公司如今已经消失,官网也无法打开。曾经誓言要还钱的戴威,如今却在美国经营着连锁咖啡店,过得似乎相当滋润。这一反差引发了当年OFO用户们的愤怒,他们纷纷留言要求戴威还钱,但至今没有得到回应。
戴威,曾经的创业明星,如今却成为了一个负债累累的“老赖”。他年纪轻轻,拥有着无限潜力,但创业失败后,走向了如今的困境。这也警示了那些热衷创业的年轻人:梦想虽然美好,但背后的责任和管理同样重要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