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称芝加哥为“谋杀之都”,威胁要发兵打击犯罪,政客、媒体纷纷“辟谣”:芝加哥犯罪大幅下降,“谋杀之都”前25名都进不了...
政客、媒体引经据典:
芝加哥犯罪率大幅下降
芝加哥市长、伊州州长多次引用芝加哥警察局的数据,表示芝加哥的犯罪正在大幅下降。比如,今年以来芝加哥市的谋杀案大降32%,枪击案下降37%,抢劫案大降32%,总体犯罪率下降22%,等等。
芝加哥总体犯罪率创下近40年来新低
(WBEZ Chicago)
芝加哥夏季谋杀案创60年来新低
(WBEZ Chicago)
WBEZ Chicago近期报道则指出,今年前八个月芝加哥的谋杀案只有278起,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1%,而创下了2014年以来的最低记录。该媒体机构还特别拎出来每年夏季的谋杀案统计,指出今夏芝加哥的谋杀案已创下自1965年以来的最低记录。
市政府“昭告天下”:在强森市长的治理下,芝加哥犯罪大幅下降,迎来1965年以来最安全的夏天
(City of Chicago)
对于WBEZ Chicago的报道,市政府若获至宝,9月3日发布新闻,指出芝加哥市“谋杀案创下60年新低,总体犯罪率创下至少近40年来新低”。
纵观各项统计数字,如今芝加哥的治安形势一片大好。
全美谋杀之都?
芝加哥都进不了前20
上周,在特朗普称芝加哥为“谋杀之都”、又一次威胁要派兵芝加哥。随后就有媒体发文“辟谣”,叫板特朗普,其核心要义是:谋杀案比芝加哥严重的城市多了去了,芝加哥顶多能排上全美第26名。
截止2024,芝加哥已连续12年获得“谋杀之都”称号
新闻周刊(News Week)援引FBI数据,指出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市(Birmingham, AL)才是全美“谋杀之都”,该市平均每10万人出现58.8起谋杀案,而芝加哥平均每10万人仅出现大约17起谋杀案。伯明翰市的谋杀案发率,是芝加哥市的三倍多。
全美“谋杀之都”前20名
(News Week)
(平均每10万人发生的谋杀案数量)
新闻周刊列出众多统计,指出密苏里州的圣路易市、密西根州的底特律、田纳西州的孟菲斯、华盛顿特区等知名大城市,谋杀案发率都远远超过芝加哥,芝加哥连全美前25名都进不了。
需要指出的是,芝加哥多年来一直被冠以“谋杀之都”,此前未见各大媒体热心为芝加哥“辟谣”,但如今特朗普说芝加哥是“谋杀之都”,情况就不一样了。
安全感民意调研:
50%居民认为晚间不安全
芝加哥治安形势真的大幅好转?芝加哥居民的亲身体验说了算。
今年春季,芝加哥大学全美民意研究中心(NORC)就芝加哥居民对社区安全与犯罪问题的看法与感受进行了民意调研,结果显示:大部分芝加哥居民白天时间段都有安全感,但夜间只有50%的居民感到安全。
该研究中心2024春季、秋季,2025春季的三次调研一致发现,三分之二的芝加哥居民认为“自家一英里范围内存在不敢夜间独行的地方”。
芝加哥大学全美民意研究中心(NORC)调研发现:近50%的芝加哥居民认为夜间出行不安全
研究还发现,芝加哥居民的安全感存在明显的地区与族裔差异。对于“夜间在社区走路是否有安全感?”的问题,62%的白人居民认为安全,44%的拉丁裔居民认为安全,黑人居民仅36%感到安全。
芝加哥居民的安全感存在族裔、地域差异,南城区、西城区黑人居民安全感最差
(Chicago Sun Times)
在区域方面,市中心、北城区居民的安全感明显要多于南城区、西南城区。芝加哥中部北区域,64%的居民认为夜间外出步行有安全感,西城区则为46%,西南城区44%,南城区仅为34%。
不安全感的根源:
对整个政府体系的不信任
在芝加哥的行政、司法、执法体系中,芝加哥市政府第一失信于民。根据NORC的调研结果,对于“你是否信任市政府”的问题,至少80%的各族裔居民均表示不信任,仅20%的白人、20%的拉丁裔、17%的黑人、14%的其他族裔表示信任市政府。
法庭第二失信于民,只有37%的白人信任法庭,30%的拉丁裔信任法庭,17%的黑人居民信任法庭。
各族裔居民均对芝加哥执法、司法、行政体系缺乏信任,是缺乏安全感的根源
(NORC)
芝加哥警察第三失信于民。对于“你是否信任警察会确保城市安全”的问题,仅44%的白人、38%的拉丁裔、27%的黑人表示信任。
在已取消保释金制度的伊州,只要不是杀人放火等重罪嫌犯,执法、司法体系的怪圈就会经常出现:警察抓人,法官放人,嫌犯在等待庭审期间逍遥自在,继续为非作歹。这的确是社会的系统性问题。
犯罪最严重的社区
居民发声,支持总统派兵
很明显,枪击等暴力犯罪最严重的非裔社区,居民最没有安全感,也最不信任政府体系。公开发声支持特朗普派兵芝加哥的,也是黑人居民,这非常符合逻辑。
芝加哥黑人居民公开发声:支持特朗普派兵芝加哥
(X)
据《芝加哥太阳报》报道,在枪击案高发的西城区奥斯汀(Austin),居民Rutues表示他自己还有他的很多街坊邻居都支持特朗普派兵,希望军队能帮助解决奥斯汀社区的枪支与帮派犯罪问题。他和邻居们也支持ICE警察驱逐涉嫌枪支与毒品犯罪的非法移民。
在社交媒体上,发帖支持特朗普派兵的非裔居民则更为常见。
最让居民不安的
其实并不是枪击案
对于芝加哥居民而言,最让人不安的并非每个周末都有的枪击案,久居芝城的朋友已习以为常。芝加哥90%以上的枪击案集中在南城、西城的非裔聚居区,90%以上与帮派犯罪有关。不牵扯帮派,避开高案发区域,可保平安。
芝加哥几乎每个周末都有枪击案,居民已习以为常
(Chicago Tribune)
最让人不安的,往往是带有随机性的刑事案件,比如抢劫、劫车、流窜作案、精神病惯犯随机攻击路人。带着随机概率性的案件,受害者可能会是任何一位芝加哥居民,或是身处“错误的时间,错误的地点”的游客。
芝加哥北郊居民凯琳迈尔斯(Kathleen Miles)最近的遭遇,堪称典型代表:精神病惯犯,随机攻击路人,手段凶狠。
迈尔斯每周仅来市中心上班一天,8月19日下班后她走路前往联合中心火车站,途中无端遭到精神病惯犯的攻击,脸部多处淤青和骨折。
受害者凯琳迈尔斯(左)与前科累累的惯犯利文斯顿(右)
(ABC7)
案犯2012年以来被捕13次,多次在芝加哥市区残忍攻击妇女
受害者与现年32岁的精神病惯犯利文斯顿(William Livingston)素不相识。利文斯顿前科累累,2012年开始先后被捕13次,最近8年来多次在芝加哥市中心区域随机暴力攻击妇女,手段非常残忍。
乌克兰难民女子与精神病惯犯素不相识,遭歹徒连捅三刀致死
今年8月22日,乌克兰难民女子艾瑞娜(Iryna Zarutska)在北卡州夏洛特市的地铁上被连捅三刀致死案的视频曝光,引发广泛关注。此案案情也类似:素不相识,随机作案,凶犯有精神病,前科累累。同样也是警察抓人、法官放人,抓了又放,再抓再放累计12次的法制怪圈,直到如今歹徒杀人。
可怜的是那位乌克兰女子,为逃避战火于2022年来到美国,如今却命丧精神病惯犯之手。死刑,应该是此精神病惯犯的最后归属。
(芝加哥侨学网时事述评 source: Chicago Sun Times, City of Chicago, WBEZ Chicago,News Week,NORC )
本网诚聘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